艺术职业教学实践平台的资源整合与拓展<sup>*<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教授在谈到艺术职业教育时认为: “艺术职业教育的价值意义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且“不同于一般社会艺术教育,实践性强,专业艺术对象明确,培养具有职业工匠要求的艺术专业人才的对象。”[1]由此可见,在对艺术教育的实践理论阐释和总结的基础上强化教学实践平台的搭建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
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出品的《我的灵魂永不下跪》(以下简称《灵魂》)自2016年9月在杭州首轮公演后,于2017年9月13—15日亮相于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的评选活动。该奖是当今中国戏剧领域主要评奖活动之一,自1989届已进行27届,涌现出许多人民群众认可、艺术水准上乘的戏剧作品,以及众多戏剧表演艺术新秀和表演艺术大家,成为弘扬我国戏剧文化、推动戏剧表演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灵魂》开创了以院校身份参加“白玉兰戏剧奖”的先例,并以精彩的师生同台表演、全新的教学模式融合、建设性的实践平台拓展让众多专家学者、同行观众为之震撼。2017年9月16日在上海文联会议室召开《灵魂》研讨会,参会专家分别有:荣广润(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教授)、刘子枫(著名表演艺术家)、陆军(上海戏剧学院原戏文系主任、二级教授)、朱国庆(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刘明厚(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余(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现代人剧社社长)、王履玮(上海戏剧学院原舞美系主任、教授)、张文军(上海《戏剧》杂志社主编)、范益松(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兼本剧艺术总监)、黄杭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兼本剧监制)、那刚(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副教授,该剧导演兼主演)、戴平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原党委书记)、李学通教授(原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教学监督)、孙惠柱(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各位参会专家在对该剧给予首肯的同时,也寄予高校表演艺术教学与实践的更高期待。
一、项目引领,推动专业建设
2016年7月1日,鉴于专业教学的需要,作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重大教学改革项目之一——《范益松戏剧工作室》应时而建。以戏剧工作室项目为依托,旨在引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迈向更高的台阶,促进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试图以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更为全面的戏剧表演教育理念,为我国高职戏剧教育,这片尚未充分开垦的土地加入学院派创新思维。同时,由专家工作室引领,可进一步地提升整体师资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该戏剧组所有演员均来自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师生,在专家工作室的引领下的实践项目,成为专业人才的高效孵化器,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创作团队,拓展为以专业为单位,把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而打造优秀表演人才崭露头角的平台。《灵魂》是范益松戏剧工作室的第一个项目,是实现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整体教学实践水准推上更高台阶的第一步。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办学应抓住“职业”两个字,以此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如,上海戏剧学院,简称“上戏”)的办学方向、学术定位和竞争力量。所谓“职业”,就是以剧目的“制作”为导向。过去我们常说,当代戏剧就是演出;今天,应该把这个概念再充实、再扩展,即把剧目制作作为文化软件方面建设的重要追求。以工作室作为支撑,不断地推出剧目的做法,就体现了高职教育非常明显的学科特点。上戏有多种导向的专业支撑,而高职院校要与研究型的专业院校错位竞争的话,就要抓住制作两个字,以“职业化”的教育模式,直接有效地建立从院校到院团的桥梁和通道,这对未来的生源和就业都会有可观的前景。剧目是剧团生存的生命线,以“制作”为导向也是同理,通过几年的坚持和积累,形成一批有特点的、能够轮换演出(以学生为主的轮换)的剧目,出人出戏,打造高职办学特色,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育人新模式。《灵魂》在上海的登台上演,以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成立浙江青年实验艺术团的种种举措,非常符合表演教学的规律,体现对戏剧教育的精辟理解。学校引进高端人才,引进真正有价值的优质教学资源,是一门学问。
作为具有学院派品质的戏剧作品,应具备两点:一是学术性,也就是说同样一个题材,学校的理解与表达同剧团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即学院派要有自己的学术见解;二是具有学习性,也就是剧本的内容,表现的形式,导演的创意,演员的表达,包括整个舞台的呈现,都具有教学示范的作用。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参与这个剧目,或者观看这个剧目,都可以从中学到专业以外的知识。如果说一所学校也放弃灵魂的坚守,完全屈从于演出市场,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而范老师和浙江艺术职业学校没有这样做,在教书育人、培养艺术人才的道路上守住底线,保持了一个教师和艺术家的良知。
上一篇: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下一篇:对在新时代创新发展艺术职业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