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文学艺术与大众行为心理特征

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客观、最可视的表征,也是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沉淀。文学艺术作品对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产生影响,但更多的是,个体在接受一定时期内社会风气熏陶后将个人心理付诸于文学艺术作品这样的物质载体。与其说文学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影响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不如说,文学艺术作品是传统文化对人行为心理特征产生影响的依据。就是说,我们可以从各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甚至其所处地区、年代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

一、文学作品对大众行为心理特征的影响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的出现是一次高峰。它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篇诗歌内容繁杂,包含许多民间歌谣以及乐官所作乐歌。采用赋、比、兴三种手法,语言质朴,既有铺陈叙事,又有比喻联想,将群众生活中的点滴生动揭露。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先秦时期社会变迁与百家争鸣等因素多重影响下,群众日复一日,坚持劳作,苦中作乐的行为特点。诗经中有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所描述的情感丰富,心理过程千姿百态,而对自己或他人心理过程的描写与猜测,是个体自我图式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先秦时期,人民的自我认知已经有一定发展。与诗经大致处于同时期边编撰的《楚辞》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与《诗经》相比,《楚辞》词语绮丽,字里行间融入鲜明的个性。楚地神话迷信常年盛行,经常进行祭祀等活动,受这些文化活动沾染影响,楚人多有丰富的想象力。寄情于景,托物言情,《楚辞》采用大量幻想,虚幻作者的内心世界,又与所描写的夸张的现实世界产生残酷的对比,表现了当时人民面对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冲突,追求抵抗的、不屈的精神。汉朝时期,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出现——汉赋。汉赋篇幅一般较短,以抒情为主,气势磅礴,这与当时汉代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联。汉代政权稳固后,各方面迅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物质财富丰富,各朝来贺,整个国家继续朝前大步迈进,勇于开拓,因此,汉赋多气势恢宏,对事物描写新颖,表现宏大的文化气度和丰富的精神物质生活。生存在这一时代,个体必然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不乏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时代性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大批个性鲜明的文人。当时阶层分化严重,大家族出现,另有功臣、将相封侯,家族权力变大,地位稳定。道、佛教兴起传入,玄学流行,占据一定思想地位,加之社会动乱形式复杂,于是在多种因素制约下,出现了如今我们所谓的魏晋风格。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也是多种思想的杂糅。情感风格吸取道法自然,人格自由精神。文人多注重对个人人格的定位与塑造,并使其自由发展,随心顺其自然,故文人多极富个性,追求自由与思想解放;文学创作上淡化功利性,强调追随个人个性与多样性,个体表现为对个人情感的深度思索,回归本我审美,因此作品丰富多样;文学理论上,伴随着自由、解放思想的传播。出现众多的自成一家的理论与批判性作品,这也是之前心理行为的深入发展,个体极富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精神。以上几点,整合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立体的行为心理特征。唐朝,古代诗歌发展到顶峰,国家统一,疆域扩大且边疆稳定,对外贸易良好,南北长期互通,呈现一片繁荣昌盛之景。选人用人的科举以及其他政策带有以文取士的色彩,这些大概就是唐朝诗歌成就极大的客观原因。唐朝涌现大批的诗人,风格各异有些热情,豪放,有些揭露现实,正是所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看事物的视角不同,才使他们在诗中倾注的情感有所不同。贫困失意,颠沛流离,使人深沉忧郁;愤世嫉俗,追求自由,使人立意高远,想象丰富;沙场思乡,使人伤春悲秋;隐居闲适生活,使人闲静柔和。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不同际遇的人,在唐代炫目的兴盛过后,便是一蹶不振的衰败。朝代的大起大落,放大了每个个体或喜悦或悲伤的内心冲突与矛盾的细节,所有的心理过程被个体充分感知,无处遁形,在文学里便被以最激烈甚至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爱憎是非分明,留给我们这些传世佳作。

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唐诗不分伯仲。与诗的工整不同,词更重律与参差美。宋词从词风上可大致分为豪放和婉约两个派别。豪放派慷慨高亢,不拘于律;婉约派则细腻柔和,圆润缜密。当时的宋朝,手工业、商业飞速发展,加之市民阶级扩大,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有娱乐活动的需求。人们习惯于以词这种既能书抒情言志又能自娱自乐的方式进行外在表达。这其实是个体在表达输出方面行为心理特征的变化,社会的逐渐开放,使个体不再将情感压抑于内心之中,而是寻求外在的方式进行抒发与传达。这并不涉及性格的转变,只是其中一种心理过程发生变化以致产生了一些普遍性的行为。

上一篇:捐赠艺术档案,再现“笑艺无双”
下一篇:浅析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

Top